7月27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有關事宜的通告》(2021年第52號)及解讀。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新修訂的《關于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有關事宜的通告》(2021年第52號,以下簡稱52號通告)。現就52號通告出臺的背景、修訂主要內容等說明如下:
一、修訂背景
隨著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藥品管理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和配套規章的修訂和實施,《關于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有關事宜的通告》(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2009年第16號,以下簡稱16號通告)已不能完全適應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業發展的需要。較為突出的問題如下:
一是產品上市證明要求存在不適用情形。根據16號通告,進口藥械組合產品申報注冊時,除了提交組合產品在原產國上市證明外,還需提交藥品部分在原產國或者我國的上市證明。實際工作中,部分進口藥械組合產品中所含發揮藥理作用的成分在國外不按藥品管理或僅為組合產品開發,無法提供原產國藥品上市證明;且組合產品在生產時常采用原料藥,用量、作用方式等與獨立上市的藥品不同。因此部分境外上市的藥械組合產品無法在我國申報注冊。
二是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工作程序發生變化。16號通告明確受理中心會同藥審中心、器審中心負責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并規定了屬性界定工作時限;而2019年發布的《關于調整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有關事項的通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2019年第28號,以下簡稱28號通告),將藥械組合產品的屬性界定職能部門調整為標管中心,并進一步明確了屬性界定的流程、時限、工作要求和申報資料要求等。
因此,為適應法律法規變化和行業發展的需要,亟需對16號通告進行修訂。
二、修訂主要內容說明
(一)調整了藥械組合產品上市證明有關要求
52號通告中刪除了16號通告第六條對于進口藥械組合產品中所含藥品需單獨獲我國注冊或生產國(地區)批準上市的要求,與第二條內容進行整合,明確以藥品作用為主的藥械組合產品,按照藥品有關要求申報注冊;以醫療器械作用為主的藥械組合產品,按照醫療器械有關要求申報注冊,分別執行相應監管類別對原產國上市證明文件的要求;對于藥械組合產品中所含藥品或者醫療器械已獲我國或生產國(地區)批準上市銷售的,相應的上市銷售證明文件應當在申報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時一并提交,進一步佐證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對于藥械組合產品中所含藥品或者醫療器械未單獨獲我國或生產國(地區)批準上市銷售的,申報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時不需提供所含藥品或者醫療器械的上市銷售證明文件。
(二)修改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相關內容
鑒于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職能部門、流程、時限、工作要求和申報資料要求等均已調整,52號通告第三、四條相應內容進行了修改。因28號通告第八條明確“其他藥械組合產品注冊事項按照《關于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有關事宜的通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2009年第16號)的規定執行”,將28號通告有關內容調整為52號通告附件1、2,并進一步明確了標管中心受理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和復審的時限,以及“首要作用方式”的含義。28號通告同時廢止。
對于擬申報注冊的藥械組合產品,如申請人不能確定其管理屬性,應當在申報注冊前向標管中心申請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如參照既往已注冊的藥械組合產品或者已發布的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結果可以確定產品管理屬性的,則可以按照確定的管理屬性申報注冊。
考慮到藥械組合產品屬性舉例無法窮舉,因此刪除了藥械組合產品管理屬性舉例有關內容,修改為“相關法規、文件中已有明確管理屬性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三、其他
在產品實際申報中,存在具有藥理活性的成分與醫療器械組合的情況,該類活性成分通常不單獨使用或僅為組合產品開發,無法獲得單獨的藥品上市證明。該類活性成分不論是否收錄于藥典中,其與醫療器械組合為單一實體均視為符合藥械組合產品定義。
原文如下:
為加強藥械組合產品的注冊管理,根據藥品、醫療器械注冊管理的有關規定,現就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藥械組合產品系指由藥品與醫療器械共同組成,并作為一個單一實體生產的醫療產品。
二、以藥品作用為主的藥械組合產品,應當按照藥品有關要求申報注冊;以醫療器械作用為主的藥械組合產品,應當按照醫療器械有關要求申報注冊。對于藥械組合產品中所含藥品或者醫療器械已獲我國或者生產國(地區)批準上市銷售的,相應的上市銷售證明文件應當在申報注冊時一并提交。藥械組合產品的申報資料要求可參考相關文件和指導原則。
三、申請人應當充分評估其擬申報藥械組合產品的屬性。對于藥械組合產品不能確定管理屬性的,申請人應當在申報注冊前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標管中心)申請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
四、標管中心對受理的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資料進行審查,按程序提出屬性界定意見,在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信息系統中告知申請人,并及時在其網站對外公布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結果。
五、申請人根據產品屬性界定結果,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申報藥品或者醫療器械注冊申請,并在申請表中注明“藥械組合產品”。
六、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與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建立協調機制。按照藥品申報注冊的藥械組合產品,由藥品審評中心牽頭進行審評,需要聯合審評的,注冊申報資料轉交醫療 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同步進行審評;按照醫療器械注冊申報的藥械組合產品,由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牽頭進行審評,需要聯合審評的,注冊申報資料轉交藥品審評中心同步進行審評。對于聯合審評的藥械組合產品,藥品審評中心與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應當協同開展申報產品的溝通咨詢等工作;雙方分別對相應部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質量可控性出具審評報告,并明確審評結論,由牽頭單位進行匯總并做出總體評價,出具總體審評結論后轉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相應業務司進行行政審批。
七、相關法規、文件中已有明確管理屬性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八、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關于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有關事宜的通告》(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2009年第16號)和《關于調整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有關事項的通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2019年第28號)同時廢止。
特此通告。
附件:1.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程序
2.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資料要求及說明
國家藥監局
2021年7月23日
附件1
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程序
一、申請人通過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信息系統(登陸路徑詳見附件2)向標管中心提交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
二、標管中心對收到的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資料進行初審。對于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應當于5個工作日內在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信息系統中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對于申請事項不屬于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事項范圍的,或者補充資料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退回。
三、標管中心對受理的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進行審查,20個工作日內提出屬性界定意見,并在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信息系統中告知申請人。需要專家研究等特殊情形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屬性界定時限內。
四、屬性界定過程中需要申請人補正資料的,標管中心應當在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信息系統中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申請人應當在60個工作日內按照要求一次提供補充資料。申請人補充資料的時間不計算在屬性界定時限內。逾期未提交補充資料的,或者補充資料不符合要求的,標管中心退回屬性界定申請。
五、申請人對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界定結果告知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標管中心提出復審申請。復審申請的內容僅限于原提交的申請資料。標管中心自受理復審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明確復審意見并在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信息系統中告知申請人,復審意見作為最終屬性界定結果。需要專家研究等特殊情形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屬性界定時限內。
六、申請人可以登陸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信息系統查詢申請狀態、補正通知和屬性界定結果。
附件2
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資料要求及說明
申請人通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網站(網址:https://www.nifdc.org.cn)進入“醫療器械標準與分類管理”二級網站,點擊進入“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信息系統”,按要求上傳以下申請材料:
一、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表
二、支持性材料
(一)產品描述
組合產品名稱、組成成分(所含成分劑量)、組合方式、預期用途、使用時與患者接觸部位/接觸時間、產品示意圖、實物照片等。
(二)作用機制
組合產品及各組成成分的作用機制,并提供相關支持和驗證性資料。
(三)擬采用的使用說明書(或用戶手冊等)
(四)組合產品各組成成分來源
(五)申請人屬性界定建議及論證資料
1.申請人對于該組合產品的屬性界定建議;
2.組合產品實現預期用途的首要作用方式,即該組合產品實現最重要的治療作用的單一作用方式(即藥品或者醫療器械);
3.首要作用方式的確定依據,包括支持性試驗資料及文獻資料,對組合產品中發揮、部分發揮和不發揮主要作用的組分進行系統論證并提供支持性資料。
(六)相關產品監管情況
如已有相似或相關的產品在國內外上市,簡要介紹該產品結構、組成(含量)、預期用途等基本情況、管理屬性和類別及支持性資料。對于進口組合產品申請屬性界定的,應當同時提交該組合產品在境外上市的相關資料。
(七)其他與產品屬性確定有關的資料
在線打印《藥械組合產品屬性界定申請表》并簽字簽章,掃描后連同其他申請資料一并按要求上傳。所有申請資料應當使用中文。根據外文資料翻譯的,應當同時提供原文。
(來源:國家藥監局、 編輯:蒲公英)